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但北京的空气质量依然不容乐观。
北京市AQI值为308,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12月3日至4日,大气扩散条件持续有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以优良为主。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表示,预计11月30日至12月1日,大气扩散条件维持不利,京津冀中南部和山东西部以重度至严重污染为主,河南北部以中度至重度污染为主,影响范围包括北京、天津、廊坊、保定、石家庄、衡水、邢台、德州、济南、潍坊、聊城、淄博、菏泽、安阳、鹤壁、郑州和新乡等17个城市。其中,邢台市为区域内污染最重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值)达到370据悉,环保部已派出督查组赴相关地区进行现场督查。环保部预计,12月2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大气扩散条件逐步好转,此次污染过程将结束,京津冀全境、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大部将回归至优良水平,河南和山东大部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仅山东局部地区有可能出现重度污染。截至29日8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石家庄、邢台、保定、衡水、阳泉、忻州、德州、聊城、菏泽和商丘共10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北京、天津、邯郸、沧州和廊坊等21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此外,环保部已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相关地方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报和研判分析,密切关注污染形势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轻污染危害。12月3日至4日,大气扩散条件持续有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以优良为主。本地污染源包括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施工扬尘以及其他排放。
如何将经济增长和污染脱钩,北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借鉴,其为中国乃至全球许多国家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应对空气污染问题提供了经验。燃煤电厂、燃煤锅炉和老旧平房改造成效显著报告显示,北京电力部门年煤炭消费总量从2005年高峰时期的900万吨削减到2013年的644万吨;用于发电的天然气消费量则由2004年起步攀升至2013年的18.5亿立方米。最严格的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标准将出台针对机动车污染排放,北京市一直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逐渐形成了全国领先的车-油-路一体化的城市机动车排放综合防治体系,其中包括新车排放管理、在用车监管、油品质量改善、推广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车、交通管控与经济措施,包括鼓励老旧车淘汰的经济激励措施等方式。报告指出,1998年以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连续实施了多个阶段强有力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此外,北京市燃煤锅炉改造和老旧平房改造区改造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申报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
8月21日,顺利进入国家科技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拟新建立项公示名单,并于9月30日获得审议通过,批准建设。博士后、博士、硕士人员51人。HSE实验室目前总面积18000m2,设备总值1.23亿元,拥有各型设备共191套,其中百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1套。目前实验室总人数77人,其中国家级专家8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国石油集团公司HSE重点实验室建设而成,HSE重点实验室2009年批准建设,2010年通过建设验收,并依托6所石油高校建立了HSE重点实验室分室,中国石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在环保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2015年4月,该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通过第一轮专家初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人,高级工程师34人。
5月28日,完成第二轮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视频答辩。十三五期间,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在石油石化污水处理与回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与回收和场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四个方向,形成8项特色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自从2014年9月开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工作以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的指导下,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按照国家科技部有关重点实验室申请的要求,认真准备申报材料,诚恳听取同行专家意见,积极与国家科技部沟通。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全面开展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是研究制定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成为石油石化行业生产全过程污染防治和废物资源化领域的重要智库,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开放合作的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和处理应用基础研究、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技术创新与转化基地,建成独具行业特色的技术引进与创新、对外合作与交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创新基地,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配套形成相应的功能齐全、系统完善的实验方法,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创新人才队伍,显著提升我国石油石化行业污染物控制与处理技术竞争力,有力推动产业化进程。五年来承担国家863、973、油气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以及中国石油集团各类科研项目6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7项,形成32项主要技术成果,其中22项已实现工业应用,获各类奖项5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19项,集团公司11项,行业协会24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人,高级工程师34人。自从2014年9月开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工作以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的指导下,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按照国家科技部有关重点实验室申请的要求,认真准备申报材料,诚恳听取同行专家意见,积极与国家科技部沟通。HSE实验室目前总面积18000m2,设备总值1.23亿元,拥有各型设备共191套,其中百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1套。
8月21日,顺利进入国家科技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拟新建立项公示名单,并于9月30日获得审议通过,批准建设。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全面开展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同时,配套形成相应的功能齐全、系统完善的实验方法,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创新人才队伍,显著提升我国石油石化行业污染物控制与处理技术竞争力,有力推动产业化进程。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是研究制定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成为石油石化行业生产全过程污染防治和废物资源化领域的重要智库,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开放合作的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和处理应用基础研究、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技术创新与转化基地,建成独具行业特色的技术引进与创新、对外合作与交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创新基地,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士后、博士、硕士人员51人。2015年4月,该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通过第一轮专家初审。
目前实验室总人数77人,其中国家级专家8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十三五期间,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在石油石化污水处理与回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与回收和场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四个方向,形成8项特色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在环保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申报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
五年来承担国家863、973、油气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以及中国石油集团各类科研项目6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7项,形成32项主要技术成果,其中22项已实现工业应用,获各类奖项5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19项,集团公司11项,行业协会24项。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国石油集团公司HSE重点实验室建设而成,HSE重点实验室2009年批准建设,2010年通过建设验收,并依托6所石油高校建立了HSE重点实验室分室,中国石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28日,完成第二轮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视频答辩所谓环境流,是指满足河流-湖泊-河口/海洋等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符合一定水质、水量和时空分布要求的,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河流水流机制。
根据未来五年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未来五年的目标是依托可持续水电、环境流、河流健康管理等先进理念,通过交流合作、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减少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确保河流系统的健康稳定及其生态功能的全面发挥,实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达到人水和谐。而水电一方面有清洁的效益,一方面对环境也有影响。
并遵循可持续水电原则,运用相关工具,通过包容和透明的过程,为现有水坝的管理和新坝的建设提供最合理的选择和决策。11月17日上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与WWF五年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三峡集团与WWF的正式合作值此进入第二个五年,未来将有助于引入国外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国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水的良治。具体而言,环境流将模拟自然状态下水和底质的变化规律。
其中,《水电可持续评价规范》的引进、推广,以及三峡集团连续五年基于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环境流需求开展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未来将对保护长江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双方以信息共享、交流研讨、项目合作为主要的合作方式,就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和关心的问题组织信息交流、会议研讨、专题研究、考察调研、政策分析和培训宣传等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双方的技术与管理优势,共同推动相关平台建设。
●2010年3月28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与WWF五年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五年内,双方在可持续水电、长江环境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水利调度如何更好地满足长江流域的生态需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林初学也认为:三峡集团定位于清洁能源,主要的业务方向还是大型水电。
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说:我们非常希望跟三峡集团一起,在绿色一带一路的大方向下,承担起绿色可持续发展理所应当的责任,这也是我们作为立足于中国的绿色环保组织,希望能够和各位共同迎接的新的时代新的挑战。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WWF英国全球保护总监格林戴维斯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林初学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